央视解读古城周口 市民热议点赞家乡
“老大哥您慢走,送您一个泥泥狗,您老活到九十九!”12月11日晚,淮阳泥泥狗的民谣在央视响起。当晚央视《文明密码》节目播出《情满周口》,央视镜头跟随淮阳泥泥狗传承人任国和、项城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军、逍遥镇高记胡辣汤传承人高家兄弟、太康好人王勇,用四个厚重丰满的故事展示了周口古城的文明密码。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,也持续引发市民热议。
《文明密码》是一档专注全国各地民风民俗、传统文化的体验类纪录片节目,以县为单位,通过出镜记者对日常物品、现象、人物等背后文化内核的体验和探究,向观众介绍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在基因。周口市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,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华夏古都,央视记者历时一年之久,解读周口文化。
首先进入央视镜头的是被誉为“活化石”的远古图腾泥泥狗,它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,并传承至今。在太昊陵庙会上,古风遗俗依然存在,其中杂技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在周口大地历久不衰。央视记者又来到项城余家杂技一探究竟,杂技演员余贝贝的红绸舞惊艳全场。那隔着屏幕飘来香味的西华逍遥胡辣汤,是由逍遥镇高记胡辣汤传承人高家兄弟在展示,暖了观众的胃;坚持投身公益、来自太康县的“中国好人”王勇捕鱼烧制后又送到敬老院的故事,暖了观众的心。
记者走访得知,连日来市民对节目讨论热度不减,纷纷表示《情满周口》展现了一个厚重的周口,这让周口人更加自信、更加从容。
在央视《文明密码》播出前,《周口日报》、《周口晚报》官方微信平台均在重要位置刊发推送,一时间网友纷纷转发点赞,不少网友留言回复为家乡加油。“厉害了,我的大周口!”“周口是华夏文明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缺了周口,中国历史怎么写?”市民牛强观看视频后激动不已,他告诉记者,周口又一次在世人面前一展风采,为家乡骄傲,更希望家乡越来越好。
记者了解到,《情满周口》的播出也勾起了在外工作周口人的乡愁,有网友回复:“虽然身在遥远的异乡,故乡却时时牵动着我的心!心中一个声音在喊:周口,我的骄傲!当我写这段文字时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”
田女士老家在淮阳,她同样观看了视频,“节目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泥泥狗,但是咱周口还有很多值得宣传报道的地方,比如周口的关帝庙、鹿邑的老子升仙台、项城的袁世凯故居,太多了,应该多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咱周口的文化多么灿烂。”
已经退休的老干部王先生错过了首播,专门让家人在网上找到节目视频回看,他感慨不已:“也许我们对这些身边的文化习以为常,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,这正是周口的文化魅力所在,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些文化特色、地域特色才吸引了央视的关注,只有发挥我们的长处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周口、关注周口。”
市社科联副主席程鹏说,央视《文明密码》播出《情满周口》,是对周口一次很好的宣传,让更多人看到了周口的丰富文化内涵,周口有很多文化优势,这是周口人自信的根本,也是发展的动力。周口的文化丰富多样,伏羲文化、老子文化、创世文化、漕运文化、农耕文化等等,都是周口特色鲜明的文化,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、整理和研究,加大宣传力度,讲好文化故事,让更多的媒体关注周口、推介周口。
来源:河南省人民政府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