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阳旅游之太昊陵
【太昊陵庙】太昊伏羲陵庙。太昊陵是为“三皇之首”的太昊伏羲氏而兴建的大型陵庙,位于淮阳县城北龙湖之畔,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《淮阳县志》记载,淮阳祀伏羲,春秋时有陵,汉以前有祠。《孔子家语》曰:“孔子自魏适之陈,陈侯启陵阳之台。”说明在孔子之前,陵就存在了,孔子还到太昊陵祭拜过伏羲。唐贞观四年(603年),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“禁民刍牧”,以保护太昊陵。周世宗显德元年(954年)颁诏“禁民樵采犁耕”。建隆元年(960年)宋太祖亲颁《修陵奉祀诏》,置守陵五户。后于开宝、咸平、景德、祥符等年代均有修葺,陵与庙祀日渐崇隆,并有御祭。靖康后祀事不修,庙貌渐毁,至元末荡然无存。明洪武三年,朱元璋遍访帝王陵寝,太昊陵首列第一。明洪武元年年,朱元璋驾幸陈州,洪武四年御制祝文致祭。明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、廊庑、戟门、厨库、宰牲等房,天顺六年复加修葺,以后历代均有增修。至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,太昊陵渐成现在格局。
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,占地875亩,号称“天下第一陵”。全庙南北长750米,分外城、内城、紫禁城三道皇城。从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渡善桥、午朝门、道仪门、先天门、太极门、统天殿、显仁殿、太始门、八卦坛、太昊伏羲之陵、蓍草园。
古往今来,凡是来太昊陵朝拜者,无不为太昊陵庙的宏伟建筑发出由衷赞叹。清人雷方晓谒陵后写诗道:“宛上龙蟠面碧湖,岿然岳峙一陵孤;功开天地规模大,道冠皇王气象殊。”原国家规划设计院院长袁镜身在《淮阳古城话春秋》一文中说:“太昊陵是我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建筑之一。”国家文物局高级顾问、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太昊陵为“中国帝王陵庙中的孤例”,撰文并亲书对联“华夏文明三始祖,淮阳伏羲第一人”。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题词“中华始祖”。袁世凯的孙子美籍华人袁家骝题词“中国文化发源地”。中央领导对太昊陵文化遗址保护高度重视,1997年,朱镕基到太昊陵谒陵并题词“羲皇故都”,李长春到太昊陵谒陵并题词“人文始祖”;2000年,温家宝视察淮阳时到太昊陵谒陵;2004年,李鹏总理为太昊陵题词“万姓同根”,李铁映副委员长为太昊陵题词“道天理地”。